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夯实高水平安全的物质基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做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放松,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多维度认识二者良性互动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传统国际循环弱化,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要妥善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从历史上看,能否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决定政权的前途命运。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可能带来政权颠覆和社会动荡;如果一个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无法维护其核心利益,就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乃至中断。我们党善于汲取历史智慧、重视运用历史规律,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抵御了一个又一个风险,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和实践表明,以高质量发展为支撑的安全才能长久,以高水平安全为保障的发展才能持续。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对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发展潮流,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对物质技术基础的要求更高。同时,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会越多。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加需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只有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只有办好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构建集各领域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高水平安全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就难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创造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其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创新。当前,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并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要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城乡、区域等方面都有体现。这就要求必须更加重视协调发展,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促进不同类型地区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引导各类要素在空间载体上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实现国土空间优化发展和区域经济优化布局。在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安全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持续提升低碳竞争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未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特别是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要坚持统筹开放与安全,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共享发展关乎发展成败、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关乎国家长治久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能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而且能够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持续稳定的安全环境。新征程上,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需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从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必须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树立大安全理念,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坚持系统观念,从多方面进行部署,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保障国家安全的体制机制建设。当前,各种矛盾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制度完善、机制创新、效能提升,找准改革突破口,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扎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着眼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注重防风险、强监管,制定金融法,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着眼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着眼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这些体制机制是从国家安全出发作出的长远谋划,可以有效促进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塑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环境。在各领域持续提升安全水平,更好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确保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成重要立法修法任务,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反跨境腐败法,完善监督法,修改监察法,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社会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有效防控涉外安全风险隐患,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
发展和安全的关联日益紧密,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实现二者互为条件、彼此支撑、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使发展成就可期、安全风险可控。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涉及范围广、攻坚难度大。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提供坚强保证。要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任务艰巨繁重,只有运用好科学方法,才能把握重点、稳扎稳打,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胜利。特别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通盘考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问题,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有利的抉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增强斗争精神和本领。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必须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攻坚克难精神,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要强化风险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向,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化解存量风险、遏制增量风险、监测变量风险,做到未雨绸缪。增强斗争本领,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科技赋能,加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发挥其在经济监测预测预警、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丁晋清)正规网上炒股配资平台